在井岡山根據地建立之前,中國革命進行了很多道路的探索,如國民大革命、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就在此時,毛澤東帶領下的部隊,開創性地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此地,毛澤東又組織召開了一次會議,這一次會議正式決定在井岡山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
問:2016年2月,習主席在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和駐贛部隊時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這是習主席對井岡山這座英雄山脈的崇高贊譽。對此,我們應如何理解?
答:1927年10月,毛
在國內創業圈,一直有一句半開玩笑的戲言,回溯歷史,中國共產黨可謂古今中外“最牛創業團隊”;從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剛成立時的13個人,一路篳路藍縷,歷經磨難,最終
7月13日下午,余梓洋在井岡山小井紅軍烈士墓前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解紅色故事。媽媽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志愿者講解員,每次宣講都會帶著余梓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毛秉華看到余梓洋的講解,高興地把她收為徒弟。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統一戰線陳列館,黃喜忠認真聆聽了井岡山斗爭時期統一戰線的實踐經驗和人物事跡,重溫革命先輩共同團結奮斗的風雨歷程和優良傳統。他指出,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汲取革命年代我們黨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探索開展統一戰線實踐的智慧和經驗,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主題,用足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切實加強對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政治引領,繼承和發揚多黨合作的優良傳統,不斷凝聚起共同團結奮斗的政治共識和磅礴偉力。
作為我們黨在革命斗爭的艱苦歲月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結晶,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有著極為豐富深邃的精神內涵。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依靠群眾、勇于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
毛委員和幾個警衛則住在祠堂旁邊的協盛和雜貨店中間的一間小房里,旁邊的兩個房間分別住著士兵。晚飯過后,大家聽說毛委員帶著部隊來三灣鬧革命,解放貧苦大眾,心生歡喜,挨家挨戶點起了油燈、火把、竹篾火等,仿佛只只螢火蟲照亮了整座村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工作在軍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開國中將周玉成就是我軍一位勤勤懇懇的“糧草官”。他數十年如一日,
他倆奉蔣介石的命令,共率5個團的兵力,與湖南敵軍3個團對井岡山進行聯合“會剿”。紅四軍只有4個團,在寧岡與永新兩縣交界的七溪嶺激戰一天,全殲敵軍一個團,擊潰敵軍3個團,俘敵500多人,繳槍800多支,這是朱毛會師后規模較大的一次戰斗,又叫龍源口大捷。
中路行動委員會駐永新縣城附近,由團長朱云卿、黨代表何挺穎指揮團部特務連和三營九連作戰;北路行動委員會駐永新北鄉虛皇山由三營營長伍中豪和營黨代表宛希先指揮一營一連和三營七、八連作戰。永新廣大軍民在毛澤東、宛希先、朱云卿、何挺穎率領下,用四面游擊的戰術,日夜騷擾、襲擊敵人。
朱德拍拍小何的肩膀說,我知道你有錢,不過這壺是我打壞的,該由我來賠,改日我再向林大娘當面道歉。第二天清晨,小何看見破碎的陶壺,不知是怎么回事,朱德見小何望著陶壺發呆,就對他說,我昨夜不小心碰倒陶壺打壞了,你等下出去看下能不能買到一個同樣的陶壺回來。
上午10時,毛澤東、陳正人、毛澤覃、王次淳、王遂人等人,在一片熱烈的歡呼聲中走上主席臺,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說著,毛澤東把用紅布包好的遂川縣工農兵政府大印鄭重地交給了王次淳。為了解決井岡山紅軍和當地老鄉生活的困難,王次淳又組織力量到白區采購食鹽、布匹等物資,建立紅白區貿易線,用根據地盛產的木、竹、茶葉等產品,換回了軍民急需的藥材、食鹽、布匹等,群眾對此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