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關于井岡山紅色培訓的思考
作為一名在井岡山從事紅色培訓工作已有4多了。其中,2016年-2019年間,筆者見證了井岡山紅色培訓的“井噴式”發展。2020年,一場疫情改變了這一狀況,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學員少了。2020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開啟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漫漫征程。在這一背景下,關于井岡山的紅色培訓,筆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那么,如何提高吸引力呢?當然,對課程的研發和完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課程本身更多的是影響已經參訓的學員,對潛在學員影響有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增強對潛在學員的吸引力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疫情使很多人的行為方式發生了變化。大家更加關注網絡空間,對互聯網的依賴增強。抖音、微博、快手、微信等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這就啟發我們,必須提高井岡山紅色培訓在網絡空間的吸引力。目前,已有部分培訓機構關注到這一問題,開通了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官方平臺。如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已在已有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基礎上,于今年7月份開通了官方抖音賬號,經過5個月左右的運營,發布了100多個短視頻作品,累計獲贊28.2萬次,收獲粉絲1.6萬。是目前全國紅色培訓機構中運營最規范、粉絲量最多的培訓機構,填補了井岡山紅色培訓,甚至全國紅色培訓在網絡空間中的空白??蛇@還遠遠不夠,要提高井岡山整體的吸引力,必須有組織、有統籌、有計劃地開展網絡空間紅色培訓建設。這就需要由權威部門牽頭組建團隊,統籌各大培訓機構,開通官方賬號,定期創作、提交作品,再由權威部門發布。在“漲粉”的過程中,宣傳井岡山紅色培訓,從而吸引更多潛在學員前來培訓。
二是破除“封閉管理”與“消費”之間的屏障,拉動學員消費,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百姓獲得感。據我觀察,一般情況下,學員的消費需求主要集中在美食消費、土特產品消費和紀念品消費三方面。在封閉管理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員想買,但出不去,買不到;商家想賣,但人來不了,看不見,賣不出。由此可見,井岡山不缺商品,學員也有一定消費能力,疫情防控期間最缺乏的是消費渠道。那么,如何暢通這一渠道呢?我們不難發現,網絡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首先,可以考慮打造品牌,推進“網絡天街”建設,將天街商戶在線上推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使學員能夠在手機上逛天街,買東西。其次,可以考慮加強對商戶互聯網技能的相關培訓。培養商戶的互聯網思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線供給能力。第三,可以考慮建設配送團隊,提高配送服務效率和水平。想象一下:學員在一天的培訓結束后,打開手機,可以在線逛“天街”,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刷到本地“網紅”直播介紹井岡山土特產;打開美團可以點到包裝精美且美味的客家菜肴,并且每道菜的“特色介紹”都清楚詳細地標注在網頁上;能夠在網上找到放心、靠譜的官方旗艦店選購紀念品,并送貨上門或包郵到家。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綜上所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井岡山的紅色培訓除了關注課程研發和培訓服務本身外,不可忽視的是對網絡空間的運用。在人們空間移動受限、紅色培訓機構“百花齊放”的今天,互聯網能夠讓紅色培訓的吸引力延伸得更遠、能夠讓紅色培訓的效益發揮得更大,可謂“得網絡者得天下”。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幾點不成熟的思考,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筆者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疫情常態化下,井岡山紅色培訓面臨哪些新挑戰?
毫無疑問,最大的挑戰就是開展紅色培訓的風險性增強,尤其是學員被感染的風險。即便我們在開展培訓的過程已采取多種防控措施,如:封閉式管理、檢查健康碼、監測體溫、佩戴口罩等,但這些措施無法完全阻止接觸,疫情爆發的風險依然存在。除此之外,井岡山紅色培訓面臨的第二大挑戰就是可達性降低。目前國內多條交通線處于非正常狀態,航班和火車取消、延誤的概率大增,提高了學員的交通成本,使井岡山原本就不太便捷的交通雪上加霜。不得不承認的是,井岡山紅色培訓面臨的第三大挑戰是經濟效益降低。封閉式管理使學員在井岡山的消費減少,當地老百姓的獲得感有所減弱。到了晚上,走在天街的馬路上,我們不禁感嘆:在悠揚的歌聲中,路邊的燈亮著,店鋪的門開著,卻等不來“紅軍阿哥”。但是,正如毛委員所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已深入井岡山人民的內心,井岡山人民一定能夠在困難中前進。我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克服這些挑戰?
一是提高培訓吸引力,使學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愿意克服困難和阻力,選擇到井岡山開展紅色培訓。眾所周知,井岡山的紅色培訓資源和體系在全國來說處于領先地位,但近些年全國已建立多家紅色機構,可以說“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很多單位會優先采用“就近原則”,考慮到附近的培訓資源開展紅色培訓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吸引力,讓更多的潛在學員選擇來到井岡山。那么,如何提高吸引力呢?當然,對課程的研發和完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課程本身更多的是影響已經參訓的學員,對潛在學員影響有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增強對潛在學員的吸引力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疫情使很多人的行為方式發生了變化。大家更加關注網絡空間,對互聯網的依賴增強。抖音、微博、快手、微信等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這就啟發我們,必須提高井岡山紅色培訓在網絡空間的吸引力。目前,已有部分培訓機構關注到這一問題,開通了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官方平臺。如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已在已有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基礎上,于今年7月份開通了官方抖音賬號,經過5個月左右的運營,發布了100多個短視頻作品,累計獲贊28.2萬次,收獲粉絲1.6萬。是目前全國紅色培訓機構中運營最規范、粉絲量最多的培訓機構,填補了井岡山紅色培訓,甚至全國紅色培訓在網絡空間中的空白??蛇@還遠遠不夠,要提高井岡山整體的吸引力,必須有組織、有統籌、有計劃地開展網絡空間紅色培訓建設。這就需要由權威部門牽頭組建團隊,統籌各大培訓機構,開通官方賬號,定期創作、提交作品,再由權威部門發布。在“漲粉”的過程中,宣傳井岡山紅色培訓,從而吸引更多潛在學員前來培訓。
二是破除“封閉管理”與“消費”之間的屏障,拉動學員消費,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百姓獲得感。據我觀察,一般情況下,學員的消費需求主要集中在美食消費、土特產品消費和紀念品消費三方面。在封閉管理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員想買,但出不去,買不到;商家想賣,但人來不了,看不見,賣不出。由此可見,井岡山不缺商品,學員也有一定消費能力,疫情防控期間最缺乏的是消費渠道。那么,如何暢通這一渠道呢?我們不難發現,網絡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首先,可以考慮打造品牌,推進“網絡天街”建設,將天街商戶在線上推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使學員能夠在手機上逛天街,買東西。其次,可以考慮加強對商戶互聯網技能的相關培訓。培養商戶的互聯網思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線供給能力。第三,可以考慮建設配送團隊,提高配送服務效率和水平。想象一下:學員在一天的培訓結束后,打開手機,可以在線逛“天街”,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刷到本地“網紅”直播介紹井岡山土特產;打開美團可以點到包裝精美且美味的客家菜肴,并且每道菜的“特色介紹”都清楚詳細地標注在網頁上;能夠在網上找到放心、靠譜的官方旗艦店選購紀念品,并送貨上門或包郵到家。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綜上所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井岡山的紅色培訓除了關注課程研發和培訓服務本身外,不可忽視的是對網絡空間的運用。在人們空間移動受限、紅色培訓機構“百花齊放”的今天,互聯網能夠讓紅色培訓的吸引力延伸得更遠、能夠讓紅色培訓的效益發揮得更大,可謂“得網絡者得天下”。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幾點不成熟的思考,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以上就是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關于井岡山紅色培訓的思考”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關于井岡山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議,歡迎撥打本校電話聯系我們!
本文鏈接:http://www.laulearning.com/news/media/78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