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概況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湘贛邊界創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 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個全縣, 吉安、安福兩縣一小部, 遂川縣北部和酃縣東南部。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人口90萬。
1927年10月, 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黨組織, 發展武裝力量, 開展游擊戰爭, 實行工農武裝割據。1928年4月, 毛澤東率領的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 兩支隊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1928年12月, 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到達井岡山同紅四軍會師,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1929年1月, 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 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斗爭。1930年1月,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失守。
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
第一個特區:新遂邊陲特別區
第一所紅軍醫院:紅四軍醫院
第一所紅色軍校:紅四軍軍官教導隊
第一個紅色造幣廠:上井紅軍造幣廠
第一個紅色經貿部門:茨坪工農兵政府公賣處
第一所紅色兵工廠:茨坪紅四軍軍械處
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為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進程, 實現了中國革命的重心由城市向農村的戰略轉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的光輝起點。
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寫下的《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文章, 總結了井岡山斗爭中建黨、建軍、建政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經驗, 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特殊規律, 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高政權機關是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 下轄六個縣級蘇維埃政府??h蘇維埃政府之下為區、鄉蘇維埃政府。圖為酃縣三區一鄉蘇維埃政府印。
1928年秋, 寧岡縣開始征收土地稅, 分到田地又取得豐收的農民踴躍繳納土地稅, 用實際行動支持代表群眾利益的新生紅色政權。圖為寧岡新城區橋上鄉農民繳納土地稅憑證。
1929年1月, 國民黨反動派占領井岡山, 槍殺了正在紅軍醫院治療的130多名重傷病員。圖為在紅軍傷病員殉難處建立的小井紅軍烈士墓。
井岡山根據地人民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井岡山根據地群眾在蘇維埃政府組織下, 紛紛參加赤衛隊、暴動隊、少先隊、兒童團等群眾武裝組織, 竭盡所能支援紅軍作戰。圖為寧岡四區七鄉蘇維埃政府暴動隊袖章、酃縣黃挪潭區軍事部赤衛軍花名冊。
1928年8月30日, 敵人用兩個團的兵力向只有兩個連紅軍駐守的黃洋界進攻, 寧岡縣委組織群眾在通往山頂的路上布設了竹釘陣、竹籬笆、滾木擂石、壕溝、射擊掩體等多重防線, 配合紅軍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紅軍撤離井岡山后, 敵人對根據地群眾進行瘋狂報復。經過敵人的燒殺搶掠, 永新縣減少10萬人, 寧岡縣減至5.5萬人。原有200多人的茨坪被殘殺64人, 大小五井的120戶村民被殺絕了69戶。據統計, 犧牲在井岡山的烈士有4.8萬名, 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 其余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圖為井岡山烈士陵園。
參觀井岡山景區, 可從井岡山市區乘車到茨坪, 分兩條路線參觀。
一是茨坪以及周邊景點。茨坪是井岡山革命遺址遺跡最為集中的地方, 主要景點有茨坪革命舊址群 (毛澤東舊居、紅四軍軍部和朱德舊居、紅四軍軍官教導隊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舊址、中共湘贛邊界特委舊址等)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小井紅軍醫院和紅軍造幣廠也離此不遠。
二是乘坐龍市景區專線, 參觀黃洋界——茅坪 (八角樓) ——象山庵 (毛澤東與賀子珍結婚地) ——會師廣場——龍江書院 (朱毛第一次見面之地) 等景點。茨坪去往其他景點也有專線大巴。
1927年10月, 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黨組織, 發展武裝力量, 開展游擊戰爭, 實行工農武裝割據。1928年4月, 毛澤東率領的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 兩支隊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1928年12月, 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到達井岡山同紅四軍會師,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1929年1月, 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 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斗爭。1930年1月,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失守。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9個第一
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
第一個特區:新遂邊陲特別區
第一所紅軍醫院:紅四軍醫院
第一所紅色軍校:紅四軍軍官教導隊
第一個紅色造幣廠:上井紅軍造幣廠
第一個紅色經貿部門:茨坪工農兵政府公賣處
第一所紅色兵工廠:茨坪紅四軍軍械處
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為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進程, 實現了中國革命的重心由城市向農村的戰略轉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的光輝起點。
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寫下的《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文章, 總結了井岡山斗爭中建黨、建軍、建政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經驗, 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特殊規律, 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
1927年11月28日,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成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高政權機關是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 下轄六個縣級蘇維埃政府??h蘇維埃政府之下為區、鄉蘇維埃政府。圖為酃縣三區一鄉蘇維埃政府印。
第一部土地法
1928年12月, 《井岡山土地法》正式頒布施行。這部法律解決了土地沒收與分配、山林分配與竹木經銷、土地稅的征收與使用等問題, 是我黨制定的第一部比較成熟的土地法。井岡山根據地推行的土地改革, 使農民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 得到了貧苦群眾的擁護。1928年秋, 寧岡縣開始征收土地稅, 分到田地又取得豐收的農民踴躍繳納土地稅, 用實際行動支持代表群眾利益的新生紅色政權。圖為寧岡新城區橋上鄉農民繳納土地稅憑證。
第一個特區
1928年2月, 中共 (永) 新遂 (川) 邊陲特別區委員會和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在永新、遂川兩縣交界的井岡山地區成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誕生了第一個特區政府, 其管轄范圍包括永新、遂川兩縣部分地區和井岡山附近幾十個自然村。第一所紅軍醫院
1928年10月, 紅四軍在小井村興建了可容納二百多名傷病員的醫院, 這是紅軍的第一所正規醫院。1929年1月, 國民黨反動派占領井岡山, 槍殺了正在紅軍醫院治療的130多名重傷病員。圖為在紅軍傷病員殉難處建立的小井紅軍烈士墓。
第一所紅色軍校
1927年12月,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軍官教導隊在寧岡縣礱市 (今龍市鎮) 成立。1928年4月, 原軍官教導隊遷至茨坪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同年冬, 紅四軍在軍官教導隊的基礎上創辦了井岡山紅軍學校。第一個紅色造幣廠
1928年5月, 紅四軍在上井村創辦了紅軍造幣廠, 生產貨幣在根據地內流通。根據地還開辦了信用合作社, “使工農平民得到低利無抵押的借款, 免除資本家地主的重利盤剝”, 對活躍根據地貿易、打破敵人經濟封鎖發揮了積極作用。第一個紅色經貿部門
1928年5月, 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在茨坪成立, 物資、資金來源于特別區工農兵政府打土豪籌集的錢款和戰爭中繳獲敵軍的物資。隨著大井、小井、下莊、白銀湖等4個鄉工農兵政府公賣處相繼設立, 公營商業成為根據地經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所紅色兵工廠
1928年7月, 紅四軍抽調30余名技術人員在茨坪成立了軍械處, 主要修理各種武器, 制造單響槍、梭鏢、大刀等, 同時幫助農民修理各種農具。井岡山根據地人民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井岡山根據地群眾在蘇維埃政府組織下, 紛紛參加赤衛隊、暴動隊、少先隊、兒童團等群眾武裝組織, 竭盡所能支援紅軍作戰。圖為寧岡四區七鄉蘇維埃政府暴動隊袖章、酃縣黃挪潭區軍事部赤衛軍花名冊。
1928年8月30日, 敵人用兩個團的兵力向只有兩個連紅軍駐守的黃洋界進攻, 寧岡縣委組織群眾在通往山頂的路上布設了竹釘陣、竹籬笆、滾木擂石、壕溝、射擊掩體等多重防線, 配合紅軍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紅軍撤離井岡山后, 敵人對根據地群眾進行瘋狂報復。經過敵人的燒殺搶掠, 永新縣減少10萬人, 寧岡縣減至5.5萬人。原有200多人的茨坪被殘殺64人, 大小五井的120戶村民被殺絕了69戶。據統計, 犧牲在井岡山的烈士有4.8萬名, 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 其余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圖為井岡山烈士陵園。
【井岡山故事】
毛委員改政綱
1928年1月, 毛澤東等人開始籌備建立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毛澤東對遂川縣委書記陳正人說:“要起草一個臨時施政大綱, 要讓老表曉得新政府是一個什么樣的政府, 是為誰說話辦事的。”次日, 陳正人將起草的《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臨時政綱》交給毛澤東過目。毛澤東仔細看了一遍政綱后對陳正人說:“有些地方可以再改改。那些文縐縐的詞, 你懂我也懂, 可當地的老表就不一定懂了。”毛澤東拿起筆, 改動了幾處文字。陳正人接過一看, 毛澤東把“廢除債務”改成了“貧苦農民借土豪的錢不要還”, “嚴禁虐待兒童”改成了“反對大人打小孩”, “反對買賣婚姻”改成了“討老婆不要錢”。真是通俗易懂, 一看就明白。毛澤東對陳正人說, 這個政綱就是要讓老百姓能夠知道, 工農兵政府是為群眾服務的, 我們要密切聯系群眾,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發不出去的銀元
1929年初, 紅四軍主力撤離井岡山出擊贛南。敵人進入井岡山后燒殺搶掠, 殘酷鎮壓根據地人民。5月的一天, 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回師井岡山, 收復失地、重建紅色政權。紅五軍在茨坪北橋召開了有茨坪、大小五井和五大哨口范圍內群眾參加的大會, 彭德懷代表前委慰問在井岡山堅持斗爭的軍民。他按紅軍主力撤離時當地群眾的數量, 籌備了兩千塊銀元, 準備每人發給一塊。此時的井岡山, 在被敵人殘酷燒殺之后, 已經有近1200名群眾遇害, 紅軍只發出去八百多塊銀元。井岡山農民最早喊出“共產黨萬歲”
經過1928年5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推動, 湘贛邊界各縣迅速掀起了深入的土地革命, 進入了分田分地的高潮。湘贛邊區蘇維埃政府采取“全部沒收, 平均分配”的方法, 按田的好壞平均分配給農民, 使農民獲得了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土地。1928年10月4日, 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制定了《井岡山土地法》, 進一步推動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當年, 井岡山根據地的糧食增產了一倍多。第一次解決了溫飽的農民聚集在蘇維埃政府門前, 商量著如何表達對紅色政權的擁護。桐木嶺農民邱啟山說:“過去老百姓稱皇帝為萬歲, 毛委員救了我們窮苦人, 他是共產黨的代表, 沒有共產黨我們還要受剝削, 我們窮苦人就該喊共產黨萬歲。”大家認為邱啟山講得有道理, 要他喊一喊。邱啟山便舉起手高呼:“共產黨萬歲!”在場的農民也跟著振臂呼喊起來。井岡山導覽
井岡山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有革命舊址遺跡100多處、革命人文景觀30多處。如果你來到井岡山, 茨坪革命舊址群、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小井紅軍醫院、茅坪八角樓、茅坪象山庵、黃洋界、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會師紀念館等主要景點值得一看。參觀井岡山景區, 可從井岡山市區乘車到茨坪, 分兩條路線參觀。
一是茨坪以及周邊景點。茨坪是井岡山革命遺址遺跡最為集中的地方, 主要景點有茨坪革命舊址群 (毛澤東舊居、紅四軍軍部和朱德舊居、紅四軍軍官教導隊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舊址、中共湘贛邊界特委舊址等)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小井紅軍醫院和紅軍造幣廠也離此不遠。
二是乘坐龍市景區專線, 參觀黃洋界——茅坪 (八角樓) ——象山庵 (毛澤東與賀子珍結婚地) ——會師廣場——龍江書院 (朱毛第一次見面之地) 等景點。茨坪去往其他景點也有專線大巴。